包裝豆漿銷量年年攀升,但多數民眾對自己每天喝的豆漿不了解。

包裝豆漿都有加防腐劑?

5個QA來解惑

聯合報/陳雨鑫、楊欣潔、許瑋琳 製作

資料來源/豆漿白皮書

圖/報系資料照

2015.04.21

自製的豆漿放不久,包裝豆漿卻能儲存兩周,不少民眾懷疑包裝豆漿是否都添加防腐劑?長庚大學教授劉珍芳4月21日發表「豆漿白皮書」,破解錯誤傳言,強調包裝豆漿依法不能添加防腐劑,是因製程的高溫滅菌讓保存期間延長。

 

此外,民眾對於包裝豆漿也有不少誤會,以下是五個有關包裝豆漿的常見問題:

Q1 豆漿放14天不會壞,是不是加防腐劑?

豆漿的酸敗與微生物的滋生相關,因此豆漿容易酸敗的真正關鍵在於食材的新鮮度、製作過程的落菌數,以及保存條件的抑菌性,而非防腐劑的添加。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豆漿不能添加防腐劑的,市售包裝冷藏豆漿,只要符合製作規範,未開封且冷藏的豆漿,即使無需防腐劑也可儲存13-15天。

造成豆漿壞掉因子

落菌
微生物 細菌 溫度 氧氣 濕度 陽光
Q2 黃豆也有農藥殘留問題?

一般而言,黃豆會在播種及運送時噴灑農藥,通常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蟲害較嚴重,黃豆種植時會需大量噴灑農藥來抗蟲害。而美國和加拿大等溫帶地區蟲害少,只會在播種初期施放農藥。因此選擇北美地區生產的黃豆,農藥殘留的風險相對較低。

農藥殘留風險地圖

濃度風險 0° 23.5° N 23.5° S 66.5° N 66.5° S 高 低

運送過程中噴灑農藥比較

散裝黃豆:為避免黃豆在海運長途運送的過程因水氣潮濕、船隻的熱氣及蟲害汙染,會噴灑農藥防止黃豆損壞。

 

非基改黃豆:採袋裝運送,不需噴灑農藥。

Q3 基改及非基改黃豆產品怎麼分?

基改黃豆和非基改黃豆無法從外觀區分,基本上市售的散裝黃豆製品幾乎都是基改食品,而包裝黃豆製品則從標示來判斷是否為基改黃豆製品。

2013年台灣進口黃豆統計

基改黃豆有8到9成用在製油、飼料上,其餘則用在做豆干、豆腐、豆漿上。 
2013年共進口196萬噸
9成
基改黃豆 非基改黃豆

根據現行法規,只要是以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為原料,且原料佔最終產品總重量5% 以上,應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因此從產品包裝上就可判斷。

 

目前基改食品是否會造成健康影響仍無定論,部分動物研究發現,長期吃基改食品會增加過敏機率及致癌風險。

Q4 飼料級、食品級黃豆怎麼分?

黃豆區分方法多元,但並沒有所謂「食用級黃豆」和「飼料級黃豆」的二分法。

以下是黃豆常見分類標準:

分類基準 內容說明
種類
依據黃豆種類的差異 基改/非基改
品質
受損率、雜質、破裂、
雜色等 1級-4級(1級最好、4級最差)
基改/非基改黃豆都會再依品質分析
用途
依使用範圍 商品黃豆(2級豆):高度加工食品、飼料,如黃豆油、黃豆粉
食用級黃豆(1級豆):原態食物、初級加工品使用,如豆腐、豆漿
Q5 豆漿上沒有豆皮就是黃豆粉泡的?

有無豆皮不足以判斷豆漿是否為豆粉沖泡,豆漿形成豆皮的原因來自於加熱處理時的蛋白質變性,而是否產生這種變性作用與蛋白質濃度、pH值、受熱溫度與時間有關。

 

一般而言,食品大廠的豆漿通常使用專業的機器設備生產,使用黃豆粉非但無法降低生產成本,反易增加製作程序複雜性與原料把關的不可控性,因此廠商採用意願低,反而是小吃、餐飲業者比較容易使用。

 

黃豆粉泡的豆漿與黃豆打成的豆漿除了在口感、風味上稍有不同外,營養成份會略為下降,成本也較便宜。

網路謠傳豆漿上會產生的一層薄薄豆皮是判斷豆漿使否為豆粉泡成的關鍵,但專家否定此項說法。

更多互動專題 請下載聯合報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