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水手制服的美麗與哀愁

●1930年代水手制服襲捲全台。
●水手服大流行是日本發展軍國主義特殊的產物。

聯合報/周美惠、林新輝、舒懷緯、新媒體部/陳建名 製作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夏門攝影企畫研究室提供


在清代,台灣女孩上學的比例微乎其微,即使上學穿的也只是家常衫褲。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了培育具備語言、體能等能力的「有用國民」,開始鼓吹女子上學。但日治初期,女學生尚無制服,當時她們穿著漢式大襟衫、下搭長褲就去上學。直到1920年代前後,女學生開始穿上制服。

水手服誕生是軍國主義作祟

1930年代,源於英國皇家海軍制服的水手服開始襲捲全台。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員陳涵郁指出,英國開風氣之先,讓兒童穿上仿英國皇家海軍的水手服,也有貴族學校將水手服當成制服。日本在1921年將水手服推廣為女學生制服,這是日本發展現代教育與軍國主義過程中的特殊產物。

黎振君撰寫的「凝視頭份張阿祥」一書,記述在日治時期開照相館的張阿祥,拍攝了一群新竹高女學生穿水手服搭配黑藍色百褶裙、腳穿黑皮鞋的合影。照片中的女孩全是地方名人之後,這是「無上光榮的象徵」。

日治時期的台灣,女學生除了穿水手服,還有另一款常見的制服,她們的上衣打蝴蝶結,下著百褶裙,頭上還戴著學生帽。不過,在水手服大流行之後,其他款式的制服已逐漸被取代了。

為方便逃難 群裝改褲裝

二次大戰末期,女生校服從裙裝變為褲裝。陳涵郁指出,為了躲空襲,女學生的制服由裙裝改為束腳的燈籠褲,因學生得一邊讀書一邊隨時應付空襲警報,穿裙子不便逃跑,此時著重的是機動性與防禦力,必須穿長褲才行。

台灣光復初期,政府考量家庭的經濟負擔,並未規定學生制服款式。台史博建置的「台灣女人」網站記述,直到1959年,政府才頒定初中制服的樣式─男生戴船型帽,上衣配長短褲;女生不戴帽,上衣配百褶黑裙。

1970年代制服存廢引發論戰

1970年代起,社會上對校服的看法分歧。批評者認為,女學生制服以裙裝為主,「灌輸僵化的性別刻板印象」;學校採制式化管理「抹煞學生的創造力」。

支持校服的學者則主張,穿制服能「消弭階級及族群差異」、「促進青少年認同」,高中生爭取制服自主權的同時,大學生反倒盛行「制服日」。

在穿與脫之間,校服文化永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