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享生活

每個城市都需要一座食物森林

西雅圖經驗:不夠吃就讓它長更多。
食物不該被金錢控制,食物森林的關鍵字:多元+分享。

聯合報/梁玉芳、林伯東、陳易辰、林文義、李怡欣 新媒體部蔡欣潔 製作
圖/本報系資料照


提起西雅圖,當地人引以為傲的,不是因為她是星巴克發源地、或是浪漫電影「西雅夜未眠」或是觀光客朝聖的太空針塔(Space Needle);而是這個城市擁有全世界第一座公共「食物森林」必肯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

這占地七公頃的綠地,沒有邊界、沒有圍牆,所有樹上的果子、地上的蔬果菇蜜和香草,都屬於到訪的人,任意摘取,歡迎共享;唯一的規則是:別摘光,為別人留一些。


「食物不該被金錢控制!」創辦人之一格蘭說,食物森林的精神就是「共享」,與現下流行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形式,例如Uber、airbnb,最大的不同就是,食物森林的「共享」,完全不用金錢,眾人各獻己力、共享收成。

什麼是食物森林?

在都市中打造的生態空間,種出喬木的果樹,灌木的野莓類,地上的香草、蔬菜,這些層次模仿自然生態,隨時四季更迭長出不同的食物來餵養城市的居民。受惠的不只是參與種植的志工、任何訪客,更是城市需要食物的弱勢者,以及城市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居民開心了,都市綠化了,房價高了,市長也博得人心。換句話說:「Everybody wins.」


食物森林的好處?

這是一項多功能的計畫,解決都市中空地綠化/市民休閒/在地生產(減少碳足跡)/提供食物/改變城市的微生態。西雅圖食物森林的口號是:「Grow Food,Grow People. 」栽種食物,也讓人成長。

例子:西雅圖讓徬徨青少年跟著社區裡的木工達人、景觀設計師,以回收的水泥磚塊建造菜園的分隔圍籬;在成就感之外,青年以習得的本事找到工作以及熱情所在。

人種、階級、技能、食物、生態都要多元


自然森林裡什麼都有。在城市中的食物森林也該反映城市的多樣性。

人種多元:在西雅圖必肯食物森林裡,所有解說看板都用上五種語言:英文、中文、西班牙文、索馬利亞文,以及越南文。「我兒子上的小學裡,學生說的語言就有五十種!」格蘭說。依照學校的人口調查,選出上述五種人數最多的語言作為代表。

階級多元:一千多名志工中,從遊民到科技新富,都有。在自然中,他們的身分平等,都是農夫、園丁及食用者。

技能多元:食物森林需要各種技能的貢獻,園丁、樹藝師、廚師、養蜂者、木工、泥水匠,或是幫大家照顧小孩的保母。


食物多元:沒有森林是只長一種植物的,所以食物森林也依照市民的需求、生物的互補性,種出高矮不同、不同季節可收成的食物,還種蜜源植物以招蜂引蝶。最多的是各種莓果,藍莓、覆盆子、黑醋栗,你說的出來的,中文叫不出來的都有。因為社區居民太愛吃漿果了。


「西雅圖當地特有的小蜜蜂比歐洲品種的蜜蜂有效率多了!」食物森林創辦人賈姬葛玫說,連市政府都這為這項「找回蜜蜂」奇蹟非常了不起,近日決定要成為「城市行銷」的賣點:「西雅圖是蜜蜂城市!」這個招牌立馬就會掛上食物公園。

當台灣遇上西雅圖

「食物不該被金錢控制!」聽來非常烏托邦,卻是西雅圖食物森林的哲學。當這套「共同栽種、共享收成」的理念來到台灣,走過台中、新竹、新北市,數場講座,台灣民眾的共同疑問是:「收成不是該歸種的人嗎?」「食物都免費,那社區裡的有機商店、蔬果店不就沒生意?」「種在都市裡,汽車廢氣汙染不會有毒嗎?」


台灣大部分的市民農園都是抽籤決定哪幸運者可以在都市種菜、享受有機收成;「不公平」、「圖利少數人」的批評隨之而起。

來自西雅圖經驗是:
共享或私有:先讓大家認同都市農耕的理念;再一步一步來。「共享」是對私有制的衝擊,居民必須有共識。

生意或生機:儘量在森林裡種植的物種是「連鎖超市裡不賣的蔬果」,保留更多食品業者不青睞、不會大量採購的品種,保留了當地社區生物多樣性。在必肯食物森林之外兩條街就有蔬果店,他們非常支持食物森林,幫忙張貼文宣。


有機或有毒:賈姬葛玫的建議是:與大學合作,監測產生的蔬果,就能確保安全。在種植之前,土壤的重金屬監測也是必要的。數次研究的結果:食物森林南邊的大片工業區及附近的高速公路車流並未讓都市種出「毒菜」、「毒果」。此外,有些蕈類是很厲害的自然分解者,能去除土壤中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