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南國 台灣要人才還是外勞?
南向並非此時此刻才開始,90年代起政府喊出南向時,台商早摩拳擦掌南進,但是20多年過去,台商遇到3大風險:國家政治、社會治安風險、人才短缺。
而新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有的是舊案重整爭預算,有的是虛無飄渺令人擔心淪為口號。總統蔡英文就職當天提出新南向的新在於「雙向人才交流」,如何落實才是產業界最關心的。
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分析,印度現在12億人口,到2050年可達16億5千萬人,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國,市場大就有機會。黃志芳又說,以平均年齡分析,台灣年齡中位數37歲(日本47歲、韓國39歲),印度則是26.5歲,這就決定了經濟前景。
但印度有29個邦,等於20幾個國家、20餘種法令,打退堂鼓的台商比比皆是。經濟部在6月出爐的新南向政策規畫中評價:印度投資環境充滿挑戰,包括官僚體系缺乏效率、基礎建設不完整、法令規章不透明、稅制繁雜等。但同時也點出,印度龐大的內需商機與發展潛力,仍是台灣業者不可忽略的海外市場。但台商要如何南向?黃志芳坦言人才必須到位。
在企業一片哀嚎中,有台灣科技廠從兩百份履歷中,找到前進印度市場的關鍵印度人才。嘉義遠東機械公司更直接,2012年起已從印度找來近百位高中職畢業生,補助4年學雜費到台灣邊念大學邊實習,促成與吳鳳科技大學合作的史無前例「跨國產業合作」案。畢業後還提供3年工作合約,自己的人才自己培訓,這個產學案也引發蔡英文高度好奇、造訪。
位於嘉義民雄的遠東機械廠裡,吊臂懸掛著工具機準備出貨,檢查出貨的是陌生的印度臉孔。另一條生產線上,有個印度男孩埋頭練習鏟花,連接待國際客戶的也是印度實習生!今年暑假,將近40位的印度生在廠內實習。
他們就是吳鳳科大上課,就讀遠東機械量身打造的「外籍生印度專班」的學生,對教育、產業界都是極度創新、冒險的實驗。2012年冬天,首批學生抵達台灣,開始7年的在台生活。
沒有辛苦就沒有成長 離鄉背井來台灣
「這個計畫可以邊上課邊工作,對自己的專業很有幫助。剛來台灣很辛苦,不會中文、也不懂文化,吃飯又不習慣。但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沒有辛苦就沒有成長。」眼前這位大四學生艾吉特用中文流暢地分享他來台心情。
許多學生從家鄉到台灣,需花費近一天的時間,坐巴士轉國內航班,再從德里飛往台灣,轉客運至嘉義。每個人的目的都不同,遠東機械學雜費、住宿費全免的獎學金制度吸引許多人報名,學用並行的教學制度也,讓學生期待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雙軌並進下,增加競爭力。
「會想參加這個計畫部分是為『薪水』,遠東提供的薪水很不錯。」今年大四的學生許伊德(Syed Ameerul Haq Aneesul Haq Jamshad)以非常實際的角度思考。在人資部門實習的倪維興(Nikunb Visvaprasadsingh Prakash)表示則認為,而在台灣學習、生活、工作,「在不同地方的冒險,是與國際接軌的平台。」
家人支持 是向外走的動力
「我年輕時放棄了出國的機會,但我知道我一定會讓孩子出國看看。」羅希特(Rohit Shinde)的父親說出對孩子的期待,打從一開始他就鼓勵羅希特參加面試。遠東的培訓計畫時間長、投入成本高,「最擔心的是台灣的教育狀況,但聽完說明會放心不少。」
羅希特現在是業務產銷部實習生,他認為到台灣是最好的決定。「我可以學到自動化技術,而且一邊讀書、一邊實習進步最快。」畢業後他想繼續留在台灣,「把專業跟中英文能力結合,才是我最大優勢。」
還有一對兄弟檔鄧庫迪(Kuldeep Kadam)和鄧艾卡(Akashdip Kadam)也因父親鼓勵來台。最初,弟弟艾卡在報紙上發現這個機會,「覺得很新鮮、好奇。」父母最初擔憂那麼好的方案是否有詐,積極洽詢遠東印度分公司、上網查資料。
庫迪與艾卡父親說:「我建議他們兩兄弟一起去試試,至少到台灣兩人也可以互相照應。」
史漢登(Sarde Abhinandan Rajanand)因為父親曾與中國大陸做過生意,當年看到遠東刊登的廣告,爸爸說,「我看到這個就鼓勵兒子到台灣念書、工作。」雖然當時史漢登已經申請上奧蘭卡巴的電子設計與科技大學,最後他仍選擇到台灣讀書,目前在電控部實習。
遠東機械在奧蘭卡巴當地報紙的招生廣告
學用合一 在台灣主管像夥伴
印度生大一全年在校上課,學習專業知識與中文,大二開始為3天課程與3天實習。「這個制度很棒,能讓我快速融入狀況。雖因過去沒有基礎,在適應上有蠻多的挑戰,但覺得自己持續進步。」大四生倪奈爾(Nair Nitish Unnikrishnan)分享他的學習狀況。
工作場域與學習氛圍不同,這群印度學生感受最深。許伊德發現,「印度與台灣最大的不同是思考方式,創意在台灣的發揮空間多於印度。我很希望能將這樣的想法帶回印度,創造一些改變。」
印度生許伊德與史維克正討論機具操作的方法
另外一項衝擊來自於管理方法的差異。「台灣的教導方式,不像印度上司對下屬要求服從命令多過於思考。」在設計部門實習的史維克說。
「來台灣才意識到『引導』與『教導』的差異。」許伊德說。
許伊德觀察到,台灣工廠的前輩不像印度要求依標準作法執行,「最初還以為是自己不被重視,後來才發現是希望我們做中學」。在台灣上下屬較像夥伴關係,不似印度階級明顯,也因此更能鼓勵彼此的點子產出。
遠東印度分公司給人置身嘉義的錯覺,方塊式的藍色建築物,跟嘉義總公司相差不遠,只是這裡華人臉孔成了少數。眼前的總經理莊宇龍看來憨厚、耿直,很有台灣人的氣息,但其實他從小受的是美式教育,他就是提出「跨國產學合作」這項聽起來瘋狂、冒險的念頭的人。
他直言:「台灣的教育讓人不敢失敗,但失敗是通往成功最快的途徑,我想的是怎麼樣才能失敗得快一點。」
位於浦那(Pune)的遠東機械印度分公司。
「未來世界會變成怎麼樣?」印度是中國之外另一個超級大市場,莊宇龍會在印度想辦法找出更多人才,「出發點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尋找下一個大市場。」
遠東機械以製造工具機起家,目前經營高爾夫球桿及鋼管加工,中山高五楊高架段就用了遠東的鋼材。他們做工具機,也投入自動化製程,也跟像大多數台商一樣,看中印度市場的同時,同時也發現在印度培養可用人才的困難。
許多世界級企業領導人都是印度人,印度高等教育確實培養出頂尖人才,但這些人鮮少在台灣的跨國企業出現,更別提像遠東這樣的傳統中小企業。
印度籍執行長Anil(左2)與員工討論情況
莊宇龍試過,雇用印度職場上的精英,甚至把他們送到台灣訓練,但「成立印度分公司時,有請當地人,他們不懂我們的產品,送去台灣受教育,要花更多時間,更困難。」
他萌生念頭,要自己培養可用的印度人才,「我們要同時是印度人,又是『華人』的工程師。」
遠東機械分公司工程師
向下扎根 砸重本培訓印度高中生
這是何等困難的目標,印度人就是印度人、華人就是華人,要如何同時是印度人、又是華人?
莊宇龍的想像是,「找職場上的印度人不是長遠之計,也貴,那就找學生。」為吸引人才,他提出,「大學四年學雜費全免,每月提供6千元零用金。」但學生必須考過中文檢定,畢業綁約3年,成為遠東白領外籍員工,月薪至少台幣37000元。
這個產學案花費相當可觀,許多人都用「瘋狂」去形容,當時莊宇龍跟營業部副理林哲緯提起此點子,林一句:「聽起來滿有趣的,我們可以試試。」加入籌備。
初步「要不要大學生」是一個抉擇,要找高階人才,要有一定的教育程度,但後來他選擇高中生。這是對教育制度的挑戰,從來沒有企業自己成立外籍大學專班。
莊宇龍改招高中生的原因,就在「適應力」,「對大學生而言,學華語、接受華人文化、商業模式會是一個挑戰。」他說,「你可以叫他去了解,但無法變成他的一部分」。
「如果要有效率,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印度人才,我們需要『年輕』學生。」遠東要的是懂自家產品,又能了解華人做生意眉角的印度人。
內外都不看好 還被說是「跨國詐騙集團」
莊宇龍冒著被說成「詐騙集團」的風險,開始在印度招募高中職畢業生。除了報紙登廣告,也透過地方士紳尋才。招生條件是英文流利、具備機械、設計相關背景。
看好這項計畫的人不多,抱持懷疑還有公司董事會,連莊宇龍父親、遠東機械董事長莊國輝都「初步非常懷疑,也可以說是不贊成」,他說。
在一片不看好中,2012年首批36位印度高中生到台灣念書,目前已累積87位印度生,其中有一人甚至被遠東委以重任,未來將擔任行銷業務。
但起薪37000元,相當於印度盧比七萬四,是一般印度大學生起薪的3到4倍,嚇死人的高薪讓學生的家長們馬上聯想:這該不會是跨國詐騙。
穩固人才 擁抱更大市場
明(2017)年1月,首批印度生將成為遠東機械的正式員工。莊宇龍回顧這項大膽的計畫時說,「我不能說這會成功,因為很困難,也真的是個大賭注」。
莊宇龍之所以放手一搏,主要是看到的台灣少子化衝擊,年輕人銳減嚴重威脅到他自稱為「高級黑手」的傳統工具機產業。
台灣本身就很缺工程師,想走傳統工具機產業的人更少,光是台灣的需求量就無法滿足,怎麼可能再外送台灣工程師到印度分公司?
計畫一開始不少遠東員工相當排斥,認為印度生實習只是增加工作量;但印度生的學習力,讓員工、師傅改變了心態,「因為印度生在畫設計圖、經營業務時確實幫得上忙」。莊宇龍說,「特別是開發(設計)這方面,印度生雖年輕,卻滿聰明的、學很快,甚至有新點子。」
公司內部為了有效率訓練印度生,發展出一套SOP,「傳產不能永遠只停留在師徒制,還要建立更完善的教學、檢核制度。」
外界認為瘋狂的產學合作案,對莊宇龍來說理由很簡單,就是穩固人力資源基礎建設,才能擁抱更大的市場。
「當時很驚訝!」吳鳳科大校長蘇銘宏還記得初聞產學案的心情,但也認為是個機會,「雖不知符不符合法令,但值得了解、嘗試。」研究後發現可申請教育部「外國學生專班」,便開始設計客製化課程。
除了專業機械知識,印度專班的「中文」教學更是一大重點。印度生畢業時要通過中檢B1級,對學生非常挑戰,也考驗教師授課。不論是中文課或專業科目都必須以英文授課,再依印生狀況調整。走進宿舍,也可以看到印度生跟著教學DVD念三隻小豬的故事。
吳鳳科大印度專班的印度生畢業時必須通過中檢B1級。
便當無味 印生吃住大挑戰
「還記得,下飛機第一個讓我感到不習慣的是午餐便當的口味,太淡沒有味道,我那時幾乎只喝了優格(養樂多)。」許伊德分享在台灣第一餐的記憶。
「吃」的問題成為學校與學生間磨合的重要關卡。
許多學生初期難以適應台灣味菜色,且部分伊斯蘭教學生茹素,學校美食街或附近餐廳難以滿足需求,偷偷在宿舍煮飯讓電力超載跳電。「我們尊重他們飲食的需求,但宿舍不能烹飪,我們就在美食街增設烹飪區。」蘇銘宏談到當時的應變。
印度生在學校美食街規畫的烹飪區煮家鄉味
印度生在家中與親人一同用餐
除了想吃家鄉味外,還有最實際的經濟考量,遠東每月提供6000元津貼,扣除保險與健保等,學生約有4000元可運用,但對不少學生在外消費仍是負擔。
「美食街烹飪區,有效解決外食太貴,口味不合的問題。」譚仲明表示,這是學校與外籍生間磨合的結果。
其實住宿也經過調整,「初期安排台、印學生混宿,希望他們盡快融入,但是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宗教信仰,讓台生與家長產生排拒。」蘇銘宏談到最初的住宿安排因雙方不熟悉而告吹。
這點在宗教認知認知上特別明顯,當初有家長看到走廊上的印度祭拜壇,認為像靈堂而向校方抗議。最後除了請印生將祭拜壇移進寢室,也特別隔出一個樓層給他們。
職工或創新者 企業學校著眼不同
除了外籍生教學與生活管理的磨合,與企業合作的挑戰也不少。課程設計最辛苦的部分在於學校與企業間對培育人才的認知差異。
作為企業主,遠東機械雖希望印度生的知識與中文能力盡快上手,但實務執行上,吳鳳認為教育無法速成,除中文需要從頭教起,在培養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重視品德、人文素養。
蘇銘宏認為:「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是要培養有思辨能力的人才,而企業在人才訓練上也須負起責任。不具備思辨的人才,未來創新能力會有問題。」
「像遠東這樣願意投入人才培育的企業真的不多,我們也努力滿足共同的目標與需求。」以行銷為例,學校負責基礎知識,實務演練則由企業負責。遠東在過程中培育出各領域的可用之才,像是原本學習自動化機械的學生艾吉特(Utekar Abhijeet Anil),因實務培訓,挖掘優秀的業務能力。
吳鳳師生創作成果 圖/吳鳳科大提供。
高教向外走 資金、人力兩大挑戰
科大雖與業界頻繁互動,但多以國內生為主,史無前例的印度專班,開啟蘇銘宏思索科大下一步的契機:「如何運用台灣高教的優勢,連結台企與東協南亞國家的人才。」
為了嘗試拓展這項模式,吳鳳曾與大企業如鴻海,及嘉義中小企業主接觸,皆未順利談成,也發現3大限制:
第一、學校與企業要有地緣連結,才能實施上課、實習並行的課表。
第二、企業能否涵納近百名學生的實習量,遠東3年容納87個實習生,
是中小企業的人員編制與工廠難以容納的規模。
第三、培育成本高,許多洽詢的企業聽到學雜費、住宿費由企業負擔即縮手。
蘇銘宏觀察,就算由學校發起,整合各企業的需求,「你5個、他5個,但是最後發現每家廠商的需求都不同,無法整合。」由於外國學生專班的客製設計,很難做到打包式培育。
另一項難題是學校駐外人員不足,無法親自招生,頂多參與海外教育展。目前與遠東合作,也是遠東印度分公司負責招生,吳鳳再派員前往面試,「但要穩定招生須有駐外人員長期紮根。」這是蘇銘宏經營印度專班的心得。
費了很大力氣 與政府交涉
「雖然教育部樂見印度專班推動,但我們花了很多力氣與外交部、勞動部交涉。」說起最初與政府單位的交涉,蘇銘宏露出苦笑。
要在印度招生,必須透過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的教育組招募,為了讓負責人認識吳鳳科大就費了一番功夫,外交部有人力仲介的疑慮,而勞動部則擔心排擠本國勞工工作。
「台灣技職教育一直處於前端,相較於中國,教育品質相當有優勢,且面向東南亞也有強烈的吸引力,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蘇銘宏語重心長地表示,也建議台灣要善用「中文」語言優勢,招募外籍學生來台。
位於竹科的迅宏科技,兩年前跟多數科技廠一樣,都在尋找中國大陸以外下一個大市場,而印度常是呼之欲出的答案。但印度沒有東協龐大的華僑協力資源,特殊投資環境,都讓台商嘆「市場看得到,但吃不到」。這也讓迅宏一腳踏入前,先是埋頭找出「對的人」。
迅宏科技銷售總監簡宏佳指出:「要進到印度市場,需要對的印度人才。」
台上的印度年輕人,用一口流利中文談「前進印度機會與挑戰」,他就是簡宏佳口中「對的人」─馬尼克。他今年26歲,已是IC設計公司迅宏科技印度區銷售總監,專責開拓印度市場。
但是為什麼他在台學習6年,成為台灣要的外籍人才?這些都要從教育部外籍學生培才制度談起。
在陸生緊縮傳聞不斷、新南向政策氛圍下,東協十國成為繼中國大陸後,搶攻境外生的「第二戰場」。而東協之外的的南亞印度學生,更是直線上升。
近5年外籍學生在台人數
台灣現有1143名印度生,1/4在清大。清大動力機械工程系教授王偉中2009年為教育部在印度首設台灣華語教育中心,今年即將與印度簽下第7、8個台教中心。累積至今,已有3500多位印度人研習華語,而且需求不僅於此。
培養好的人才 都被中國公司聘走了
「我們需要印度生的金頭腦,」王偉中說,印度尖端科技世界矚目,需要讓印度生為台灣所用;而且印度必須與中國來往,從政府、軍隊到民間都需要學習華語,但印度人不可能找敵人—中國教他們華語,這是台灣的機會。
不過,台灣過去只培才、養才,但對於留才抱持「保護主義」,直到近年才放寬白領外籍人才留台工作。
王偉中感嘆:「過去培養數百個懂華語的印度碩博士生,回到印度都變中國廠商的人才了。」
台灣長期為別人培育人才,但台商卻苦無人才可用。過去部分廠商南進失敗,都在於當地人才嚴重不足。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謝明輝直言,台灣企業已在當地深耕1、20年,人才不足問題仍無解。以越南來說,當地台商就有約6400家,若產業要升級,至少需要7萬多個幹部,「人從哪裡來?」最快的人才來源是在當地尋覓,但當地教育水準普遍低落,台商亟需政府培才媒合。
馬尼克則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成功案例」。
距離與環境 馬尼克棄印、美來台
2008年馬尼克拿到台灣政府獎學金到中華大學念書,當時他同時申請上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台灣政府獎學金。「對我來說出國讀書是很好的機會」,馬尼克深知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途徑之一,就是離開舒適圈。但一邊是泱泱大國的美國,一邊則是進入中華文化的台灣,該怎麼選擇?
「離家近」成了台灣雀屏中選的理由,馬尼克的爸爸蘇林德(Surinder Kumar)說,「如果去歐美,回印度一趟就要一天,而台灣到印度直飛只需6個多小時。」他觀察,現在越來越多印度學生到台灣讀書,「因為台灣教育制度跟美國很像,而且印度承認台灣的學歷。」
但另一個原因是馬尼克的父母都相當熟悉台灣,蘇林德與妻子Anita在民國86年,也曾到中國大陸留學,精通中文。馬尼克笑說,當時自己是家中唯一不會說中文的人。
蘇林德有個台灣合夥人,兩人主推台印之間的宗教朝聖旅遊;而Anita任教於德里大學東亞研究系,不少學生曾到台灣交換,「我自己因為研究到台灣多次,台灣環境很好,孩子到那裡我比較放心。」
馬尼克是家中獨子,高中畢業就到台灣讀書
馬尼克的爸爸蘇德林
家中處處充滿中華文化
馬尼克認為,「中文有很多人使用,把中文學好對未來很吃香。」而且台灣的英文授課降低他到異國的語言、文化適應困難。
來台8年,馬尼克先在中華念科技管理系,「我當時大學畢業,中文還是不夠好,還想在台灣繼續努力。」那股想把中文學得更好的念頭,他申請上交大科管所,畢業論文寫的是印度行動商務市場研究。
用印度人打進印度市場
簡宏佳當時的想法是,「一定要用印度人跟印度人溝通」,他認為,台灣對印度的認識不能永遠停留只說得出:印度有數十億人口、最大宗教是印度教,以及種姓制度,「只有跟印度人真正相處才能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
「他不像是24歲的學生,當時已替台灣公司行銷記憶體到印度,且論文也研究印度市場。」簡宏佳談起面試狀況,馬尼克對市場的掌握和溝通能力成了致勝關鍵。
簡宏佳觀察,印度人有時較不相信外來人,客戶常常在正式討論後,再跟馬尼克用印度語再三確認,「這時候團隊中有印度人才就非常重要」。
除了溝通能力、文化經驗外,簡宏佳認為,「最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理解,台灣人跟印度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但我們透過馬尼克可以做到精準溝通。」
馬尼克的書桌前掛滿演講掛牌,這些年他受邀到台灣各地演講,「我很喜歡到處演講,希望讓更多台灣人了解印度。」 他從一開始的文化分享,到現在談的是印度的市場現況。
「我們與其他團隊的差別是用最直接、最正確的方式了解印度。」簡宏佳為馬尼克的角色下了最好的註解。
10億元新南向台灣獎學金 真能為台灣留才?
教育部將編列10億元預算,招攬人才與雙向培才。其中招才部分,規畫成立「新南向台灣獎學金」,補助優秀學生來台學習。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藍先茜表示,現有的台灣獎學金主要針對全球64個國家,每國都有固定名額,東協加南亞國家總計共85個,未來規畫提升至182個獎學金名額,超過1億元獎助讓更多外籍生有機會請領。
在印度的台商有90多家,但台灣只剩數年時間可以布局。學界與企業界之間的橋樑要如何搭建,要如何讓這些人才為台灣廠商所用?
「廠商要調整思維,」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北科技大學教授陳春山認為,台灣製造業南向鎖定印度與越南,過去把東協、南亞當「工廠」,但未來3、5年後應調整布局為「市場」。
印度專家、清大助理教授方天賜建議,台灣要與印度交往前,先判斷自己的強項,日本與韓國都做足功課才南向,打的是組織戰,台灣單打獨鬥太辛苦,政府要做的先是建立平台給予台商資訊,包括印度稅制、法律,台印簽署過哪些協議。
印度有金頭腦,尖端科技強,而台灣基礎科學強,雙方可以互補。
方天賜觀察,「印度生多為了獎學金來台,但台灣花4年培才後,又雙手送回印度讓他們為中國廠商所用,然後台商又抱怨沒人可用。」
方天賜指出,過去政府說得多、做得少,未來應加強學界與台商之間的媒合。
推新南向政策要如何與過去不同?政府應扮演什麼角色?App 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直言,「希望政府懶惰一點,」他分析,過去政府太勤勞,但卻「事倍功半」,反而希望政府只要多鬆綁相關法令就是幫大忙。
林之晨舉例,既然廠商都求才若渴,就應該鬆綁,讓印度、東南亞人才大量「北上」走進台灣,另一方面也積極培養台灣人才「南向」。他說,台灣需要的是市場不是工廠,台灣高教品質好,各大學應吸納占總招生名額3成以上的東南亞外籍生,讓這些人為台灣所用。
「不過,養才還要留心,」方天賜也贊同培育人才的重要,但更建議積極讓外籍生學習華語,而非推動全英語授課,「語言才能留住人才。」
林之晨也批評,台灣有些政策趕不上時代變化,比如已經要南向了,才開始談培育東南亞語人才,「學10幾年英語,也沒太多英語人才,現在談東南亞語人才已經太晚,不如直接培育當地人才。」
採訪團隊 : 林秀姿、林以君、林巧璉、魏妤庭、高詩琴、黃昭勇
視覺設計、影音 : 陳怡蒨、張心慈、劉宜峰
攝影 : 黃義書、張心慈、魏妤庭、林巧璉、林以君
網頁製作 : 鄭偉廷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