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享生活
拖鞋的故鄉沒落,仍有人堅持根留家鄉拚轉型。
從消費者需求重新再出發,研發暢銷款搶市。

聯合報/林敬家 報導
聯合報/王燕華、林文義、柯永輝、翁海玲、劉宜峰、楊殿宏 製作
主圖/林敬家 攝影

彰化縣花壇鄉早期最多曾有300多家拖鞋工廠,養活全鄉家戶;隨大陸鞋業加入競爭、國際品牌風行,大幅萎縮僅剩30多家;為求生存,業者求新求變,掌握市場喜好研發新穎款式,或使用特色材質,小量多單,努力重振「拖鞋故鄉」的風光。

泡棉工廠林立 造就花壇拖鞋產業

彰化皮鞋職業工會召集人賴榮淙表示,花壇早期有多家泡棉工廠,因泡棉是當時做拖鞋的主要材質,順勢造就拖鞋產業。
花壇鄉長李成濟說,20多年前是拖鞋產業最風光的年代,工廠多達300間,拖鞋、皮鞋產業支撐整個地方經濟,家家戶戶幾乎都與鞋業有關,「不是做鞋底、就是做鞋面,不然就提供人力」。

黃金年代整年旺 膠水味都成「錢味」

58歲的趙漢欽在花壇經營拖鞋工廠30多年,他說,「以前款式簡單,做什麼賣什麼」,最輝煌的時期,工廠機器從一早運作到深夜,廠內最多有30名員工,還得全家總動員幫忙封箱出貨,從內銷做到外銷,出口到中東、東南亞國家,雖然沒太多設計,「打著MIT標誌,在國際上很受歡迎。」
在地的萬力鞋廠謝姓老闆說,早期全台8成拖鞋在花壇生產,夏天做室外拖,冬天則以室內拖為主力;拖鞋底和鞋面得靠人工一雙雙黏貼完成,廠裡成天充斥著刺鼻的膠水味,在老員工回憶中都成了「錢的味道」,就靠這些膠水味賺錢養活全家人。

打不過大陸廠 傳統製鞋廠相繼關

隨著國際品牌款式多變,加上大陸人工便宜、製鞋成本低,銷到台灣的產品價格低廉,衝擊花壇傳統製鞋廠。而國際鞋業使用的鞋材日新月異,在地業者保守的作法,難以及時因應市場變化,訂單銳減,一家接著一家關門大吉。
賴榮淙表示,目前所剩傳統拖鞋業大多轉型做造型、休閒拖鞋,以外型設計取勝,也有兼做手工包鞋,以小量多款的形式,並尋求多元通路,在沒落的拖鞋產業中找生機。

老闆夜市擺攤 找到再出發補藥

45歲的蔡樹昌讀高中就在花壇鞋廠打工,當時產業蓬勃,他立志做鞋當老闆,在鞋業逐漸走下坡之際創業,撐不過與大陸鞋競爭,短短兩年就收掉工廠,從大老闆變成跑夜市的鞋商。
他與妻子跑遍苗栗到嘉義的市場和夜市賣鞋子,站在第一線每天接觸婆婆媽媽,他摸清楚顧客喜好,東奔西跑8年後,夫妻攜手重新出發,民國98年回花壇開發自家鞋款。

丟了3個楦頭 一款戰鞋賣30萬雙

「要就要做到最好」蔡樹昌希望打造一雙年齡層廣的休閒女拖鞋,「看起來優雅不隨便」,他試了3個楦頭,找來親友一次次試穿、修改才定版,這雙乳膠皮革厚底鞋面貼腳,細緻的交叉鞋帶十分秀氣,上市後大受歡迎,7年賣出30萬雙。這雙「戰鞋」,為他重新創業奠下根基。
製鞋業競爭激烈,蔡樹昌夫婦努力研發、創新,至今研發超過百雙鞋款,以女鞋為主,粉鑽、亮片及貝殼裝飾居多。蔡妻羅尹君積極拜訪中盤商,開發多樣化的鞋材與配件;她說,民俗風款式可到原住民主題樂園銷售,水鑽厚底鞋則有外國客人大批訂購,閃亮鞋款有固定客群,「鑽很大」成為他們的特色。

鞋二代腦力激盪 PU跑道廢材做夾腳拖

花壇鄉民唐振昆為拖鞋業第二代,早期以海灘拖鞋為主力,現在則以楔型夾腳拖為大宗。他說,5.5公分前高後高的鞋型最受女性歡迎,愈高跟的鞋必須愈穩,鞋底須用橡膠防滑,「別以為夾腳拖做來簡單,其實很費工」。
為提升夾腳拖質感,唐振昆將鞋面圖樣改為雷射,款式從水鑽、緞帶到織布等都有,除了幫國內外品牌代工,也做贈品。高雄為舉行世大運,去年將高雄體育館舊有的PU跑道刨除,唐振昆利用跑道廢材製成1000雙夾腳拖,相當有特色及紀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