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豐益印刷廠,走過一甲子,從活版走到電腦印刷,愛字的心不變。
60多年銅模鉛字鑄造機、25萬個鉛字,記錄「手心溫度」的印刷年代。

聯合報/林伯驊 報導
聯合報/胡若梅、柯永輝、王又立、劉宜峰 製作
主圖/林伯驊 攝影

40年代,嘉義市新榮路上新開一家「豐益印刷廠」;一甲子過去,這家印刷廠已由活版印刷改為電腦印刷,但當年用的25萬個鉛字、一台60多年歷史的銅模鉛字鑄造機都還完整保存。它們,記錄著鉛字活版印刷的輝煌年代。

走進豐益印刷廠,一段狹窄長廊的後面,鑄字機、印刷機、銅模及鉛字用帆布蓋得好好的,老闆羅伸茂小心翼翼掀開帆布展示庫藏品,他說,這些東西若秤斤賣大概只有數千元,「我捨不得」,當寶貝般珍貴收藏。

「的」「之」「人」3字 天天都用到

羅伸茂的父親羅安國在民國32年創立「羅印務館」,8、9年後遷到新榮路現址,起初以印刷為主,業務量增加後,逐步擴充鑄字機具,民國50年至70年生意達到顛峰,員工上百人。

他說,生意有了盈餘,父親就用來添購器材,其中製作鉛字的銅製板模,每個成本約50元,而一套常用字集約1萬字,7種不同大小,加上楷、宋及黑3種字體,光是銅模就有18萬個,成本粗估900餘萬元,「當年可買下一條街了!」

羅伸茂說,鑄字機每分鐘平均生產百個鉛字,每天同時3、4台機器運作,生產最多的前三名字,分別是「的」、「之」、「人」。

「中央」錯弄「中共」 要寫悔過書

他說,在成堆的鉛字裡撿字,難免眼花拿錯,曾有員工將「強」錯拿成「弱」,變成「莊敬自弱」;還有員工將「央」拿成「共」,在某校刊上印出「中共政府」,在當時尚未解嚴的時代相當敏感,遭到政府調查,最後寫悔過書自清,「當時令人捏把冷汗,現在回味無窮」。
目前庫藏裡除有25萬個鉛字,還有8台鑄字機,其中上頭有昭和27年(民國41年)出廠字樣的銅模鉛字鑄造機是「鎮庫之寶」,已有64年歷史,用的是一整塊雙面銅模版,字體為宋體,羅伸茂說,「它現在還可以用哦!」

活版印刷 全台不到30家

嘉義市府文化局日前到豐益印刷廠探訪,驚喜完整保存活版印刷機具,計畫登錄為嘉義市的「一般古物」,讓傳統印刷文物留下記憶。

從活版印刷到電腦印刷,羅伸茂說,電腦數位速度快,但人工撿字、排版的活版印刷,「有手心的溫度」,成品多了人情味。

臺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理事長張介冠表示,活版印刷印製能「入木三分」,在薄紙印得很平整,厚紙印出深刻立體效果,很美的工藝,目前全台粗估僅存不到30家,希望能全數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