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本身就是無止境的嗎?」法國高中會考題目,你會答嗎?
哲學桌遊,讓學生完整闡述想法、回應別人問題。

聯合報/馮靖惠 報導
聯合報/林秀姿、柯永輝、袁寬仁、張淑敏 製作
主圖/哲學新媒體提供

一群6年級哲學博士,有感台灣高中生思考及表達力遠較歐洲高中生薄弱,發起「哲學家的移動城堡」計畫,免費「宅配」哲學家到高中上課,希望藉哲學訓練早早培養高中生思辨能力,「別再只會背誦」,老師也不再是唯一知識來源的「神」。

「我們的精神追求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嗎?」「欲求本身就是無止境的嗎?」一個個大哉問,讓台灣學生傻眼,但這些都是今年6月法國高中會考的哲學考題。長年以來,一直把哲學視為難懂、沒用學科的台灣,將由一群哲學人來「翻轉」,「讓哲學思辨向下扎根、普及社會」。

高中生上哲學 等不到「標準答案」

「哲學家的移動城堡」將哲學家免費宅配到全台各地的高中,透過哲學桌遊、哲學營、論說文寫作等引導式課程,訓練高中生表達、思考能力,已陸續到10幾間高中上課。8名講師都是哲學所博士畢業或博士生,針對不同科目需求,設計合適的哲學課程,目前正進行群眾募資。

創辦人鄭凱元說,高教崩壞,哲學系面臨招生不足的關門危機,就是因為哲學普及教育不足與就業環境不佳,哲學博士根本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都進不去,因此出來創業。
‘‘在教高中生辯證思考時,「很像打乒乓球,球都打不回來」,高中生不習慣問問題或被問問題,覺得沒完沒了的討論「很痛苦」,一直在等「標準答案」。’’
鄭凱元說,透過哲學桌遊,讓學生意識到,完整闡述想法、回應別人問題,才是有品質的思考和對話。例如,學生要念出卡牌上哲學家格言,再討論意義,例如:笛卡兒為何說「我思故我在」。或者,讓學生把某個概念畫出來,讓下個學生猜,概念從具體的桌子,到抽象的「正義」都有,再由討論釐清概念。高中生直呼,「哲學結合桌遊,很酷」、「上哲學課讓我思考,就像柯南一樣!」

法高中就有哲學課 台灣要等到上大學

南港高中英文教師林靜君,在校內推廣哲學教育,課程以「對與錯」、「美與醜」等相對概念為主題。整整2小時,教室裏都是討論、協商、辯論,「幾乎沒人想到要下課上廁所。」林靜君發現,學生從面無表情到勇於發言,成為積極的學習者,不再盲從權威,相信多元觀點的重要。

「等到大學再學思考,就太遲了。」鄭凱元說,法國高三就有哲學課,反觀台灣大學生,學習動機低弱。他在大學教批判思考時,教到最後很灰心喪志,因為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很差,也不夠「認識自己」。

台灣教育 「害怕學生會思考」

大直高中公民教師黃益中說,以輔大哲學系為例,今年竟高達57人申請轉系,整個系也不過120多名學生,難怪該系尤煌傑教授會感嘆「這是一個令哲學系最不堪的日子」。哲學教育在高中階段被忽視,是因台灣的教育其實害怕學生思考,期望的「好學生」是服從、順從。12年國教新課綱,也沒有哲學推理和批判思考等課程被納入。

他建議,短期可用「專案教師」的方式,讓具有哲學專業的老師,到各高中開哲學特色課程。哲學系學生也可以多修教育學程,哲學系學生的思辨力很強,蠻適合教歷史、地理或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