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
藉此逃避問題與生活挫敗。

但利用毒品短暫自我麻痺,
問題終究要面對。

當他們鼓起勇氣面對時,
誰能陪伴他們返回社會?

香港給的答案是社工,那台灣呢?

bg

誰伴離毒少年

遙望香港 看台灣社工困境

社工,是香港青少年遠離毒品的重要角色。

他們在中學校園,協助吸毒通報的轉介;在公宅大樓敞開大門,歡迎青少年求助;走進公園或大樓迴廊,找尋無助的青少年;也在各戒治中心,陪伴戒毒者脫離毒品掌握。

香港社工體系發展40餘年,在90年代遇上狂野派對上大受歡迎的K他命與搖頭丸,如今青少年則躲在家中吃「冰毒」(甲基安非他命)。要如何打撈出這些染毒的青少年?要如何協助他們離毒?離毒之後的生活該怎麼辦?如何避免青少年再走回頭路?

四大關鍵階段,由2萬1千名註冊社工扛起重責大任,透過訓練有素的社工,他們聯繫社福團體、結合醫學專業,幫助戒毒青少年養成規律生活與思考的習慣,也協助他們就業、就學,返回社會人群。

規模600位社工的香港青年協會,處理邊緣青年服務的社工約40位,「等於每人一年負責110-120位,處理青少年碰到的暴力、性危機與毒品等綜合性問題。在此同時,社工也要協助家長、學校老師調整做法,每個個案都要花去不少時間。」邊青服務督導主任陳文浩表示。

hk
霓虹斑斕的香港,社工在街頭巷弄陪伴青少年遠離毒品誘惑。

從戒癮的第一哩路到最後一哩路重生,都有社工的陪伴。

強而綿密的社工體系協助個案到家人、校園到社區,與政府並肩採取「小政府大社會」的合作模式,成功關鍵是政府提供龐大經費支持。1996年成立的禁毒基金,支撐起非政府組織(NGO)與志工進行防戒毒工作。

街頭夜訪 先與少年交朋友

晚上九點鐘,走進將軍澳的公園,社工紛紛上工,與認識或不認識的青少年聊天,慢慢建立信任,彼此討論毒品知識,給他們自我防禦的知識武器。

外展服務是香港社會工作重要的一環,由社工主動出擊,在轄區內的公園等公共空間接觸深夜在外的青少年聊天,一方面提供青少年防範毒品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建立青少年與社工聯繫的管道,給青少年主動求助的機會。

社工主動攀談很少被拒絕。「一開始會覺得很煩、很奇怪,但知道他們是社工,不會拒絕交談。幾次之後就熟了。」還是學生的阿彤說。

這樣的親切其來有自。香港六七暴動之後,英國政府大量增加文康社福活動,奠定社工發展的基礎,提升社工的社會地位。「但是深夜工作的風險還是存在,一般來說都會兩到三人一組進行,好互相照應。」負責青協深宵服務的李智廣主任說,他向涼亭下另外一組社工揮了揮手。

人可以改變 但反覆戒毒很正常

凹頭青少年中心院長鄭妙娜認為,吸毒背後原因不解決,青少年只會陷入戒毒再吸毒的循環。他們面對的是心癮,而非單純的生理成癮,是場意志力的拔河。

戒毒一次就成功的個案並不常見,多數人要經歷3至4次反覆戒毒的過程,才能完全戒除。戒毒者一次一次回到中心,在社工幫助下慢慢進步,這非一蹴可幾的改變。

現年27歲的阿榮,已在凹頭青少年中心接受戒治17個月,雖然這是他第四次回到凹頭戒毒,「跟前幾次待沒幾天就想離開,這次覺得自己進步了,有信心成功。」阿榮開心地說。

阿榮23歲開始,斷斷續續戒毒又吸毒,回想過去與K他命、古柯鹼為伍,「生活很無聊,沒有睡覺的時間就是在吸毒。」

在社工幫忙下,阿榮穩定作息、規律運動,逐步拾回自我管理的能力,回到職場工作,學習財務管理技巧,跟家人的關係也漸漸改善。

「他現在是中心其他學員的榜樣,很照顧新來的夥伴,其他學員也會體諒他要工作,晚上十點準時熄燈睡覺。」鄭妙娜描述阿榮與其他學員間的體貼互動。

長期陪伴 找出吸毒背後的問題

凹頭青少年中心位於新界元朗的主幹道旁,幾棟簡單建築,看不出來收留20多個吸毒青年,大家平常一起睡、一起吃、一起學習,宛如男生宿舍,常充滿笑鬧聲。輔導他們的社工廖權昌與張証傑,跟所有學員生活在一起,彼此相處像是朋友般沒有距離。

中心以戒治毒品為目標,但他們不只協助戒毒,更改善青少年原生生活中面對的問題。「毒品只是問題的表面,青少年尋求毒品的慰藉,多半是因為生活中遭遇的困境無法解決,才會以吸毒逃避問題。」中心主責醫師劉家業說。這樣的觸毒情景,在台灣亦然,而家庭問題往往是將他們向外推的主因。

「社工的工作就是陪伴,花時間跟學員一起研究達成目標的規畫,協助他們創造成功經驗。」負責管理學員生活的社工廖權昌說。

awl-tou
佔地不大的凹頭青少年中心,籃球架、團練室、健身房,每一筆資源都慢慢建置起來。

凹頭提供各種不同的探索課程,像是咖啡沖泡、奶茶調理、游泳、烘焙、泰拳、樂器練習。給學員一些之前不曾進行過的活動,刺激感覺與思考,依各自的興趣找到學習資源。

「許多學員一開始被要求多嘗試,反應都是不要、不會、不喜歡。」鄭妙娜說,但社工多次的溝通與鼓勵,讓他們慢慢向外接觸,再透過各種活動建立成功經驗,增強學員自信心。

不只少年 家長也需要輔導支持

位在新界屯門的明愛容圃中心,專責校園宣導與社區戒毒工作,服務屯門地區38所中小學。他們與國中駐校社工緊密合作,一發現有青少年吸毒,就立刻與地區的NGO連繫,轉介輔導。

明愛容圃關懷吸毒少年,也關心少年的家長們,他們成立了「家友會」,運用戒酒互助會的模式,讓照顧家中毒癮者的家長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經驗。社工提供專業的知識技巧,像是戒毒方法、情緒輔導,以調適家長們處理家人反覆戒毒的精神壓力。

「許多夫妻因為孩子碰毒,管教方式有摩擦,反而造成夫妻關係惡化。家友會就是一個幫忙處理這類問題的地方。」明愛容圃中心主任鄭靄君表示。許多家長在子女成功戒毒之後,留下來擔任義工幫忙其他人。

中間機構 重返社會的最後一哩

電影般的唐樓街景,是香港青年協會位於上環的中途宿舍,專門提供18-24歲,戒毒回歸或家庭失能的青少年一個短期住宿空間。

協會社工負責找尋適合資源,如課程、成長團體、就業輔導等,協助青少年制定生活目標、訓練職業技能,也媒合工作,穩定青少年經濟來源,為獨立生活跨出一步。

四人一間,20坪的空間包括獨立儲藏間、衛浴與廚房。相同規格,在上環一帶實際月租要價30000港幣,青年協會只向入住青少年收取1800港幣的月租。

「很多青少年缺乏一個好的體驗。希望他們親身感受舒適環境後,有每個月繳房租住好地方的動力,進而穩定收入、穩定生活。」宿舍負責人李樂民認為「想要」是讓學員有動力規畫未來的重要因素。

住在永利街宿舍的阿明,15歲開始吸毒,K他命、發仔、冰毒、大麻都吸過,22歲因為販毒而進了懲教所(監獄)。

戒毒出獄之後,轉往永利街中途宿舍。社工跟阿明一起設定工作與經濟獨立的目標,也幫忙他跟媽媽恢復往來相處。

現在從事建築工作維持生計,阿明正努力考取貨車駕照,希望未來能組自己的車隊。「戒毒之後,精神比較好,跟媽媽的關係也漸漸改善中。」阿明笑著說。

中途之家的重要功能,不只是給青少年住的地方與一份工作,而是留宿期間,學習理財規畫與生活管理的能力,「這是個人獨立的根本。」李樂民強調。

回歸社會,是香港社工服務青少年時重要的根本精神。

戒毒者另類訓練營 帶團騎單車

眼前站著兩位身著車衣、精神煥發的單車導覽員,他們是貫中與安菲。沒人提起,不會有人知道他們曾與毒品纏鬥多年。

毒齡10多年的貫中,因為沉癮K他命,造成膀胱纖維化,嚴重影響個人與家庭生活。而毒齡5年的安菲,戒毒3次才成功。但他們成功戒毒,更成為「We-Cycle/改變輪舍」計畫的單車導覽員。

提出點子的社工張栢淳說,2014年來台灣騎單車環島求婚,「騎單車時,左邊是山,右邊是海,太震撼了。」美麗的台灣風景讓他大為感動,決定把這個感覺帶回香港,協助戒毒者養成健康生活。

三個月的培訓過程對戒毒康復者並不輕鬆,他們必須通過體適能、急救、單車技巧與導覽解說等訓練,鍛鍊過程增強戒毒者的戒癮決心。至今已經培育60多位的單車導覽員,每次帶團前的驗尿,都證明他們持續改變。

參加導覽活動的市民也重新認識戒毒者,曾有參加活動的教師緊抱導覽員,激動說見證戒毒後的生命改變。

「We-Cycle計畫的目標,是讓戒毒者跟群眾互動,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和社會連結,是社工無法全然取代的。」張栢淳說。

台港比一比 人跟錢哪裡來的?

750萬人口的香港,共有2萬多名社工協助各種社福事務。對比香港,2015年台灣社工專職人員為1萬2千餘人,只有香港的二分之一,卻擔負起全台灣的案例。

statistic

輔導吸毒少年的社工,長期在高風險、高情緒勞動的環境工作,社工經常要統合醫療、就業就學、生活安置等資源。「但這些資源在台灣都很缺乏,長期下來,社工容易有無力感。」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滕西華表示。

滕西華分析,台灣的毒品問題防制,目前僅緝毒作業有系統性的流程,毒品戒治與防制還有很多的改善空間。高中職以下校內社工人員配置,據《學生輔導法》規定,班級數達55班以上,至少設置專業輔導人員一人。然而據教育部2015年統計,全台僅約2成國中,符合法規中強制設置專業輔導人員的條件。其餘國中因未達輔導人員設置標準,在青少年需要幫助時,可能面臨無專業心理諮詢師、社工從旁協助的情形。

面對青少年染毒的問題,香港政府於1996年籌組禁毒基金,支持從事禁毒服務的非政府機構(NGO)進行毒品防制工作,更在2010年增加10億港幣,每年提撥千萬利息,讓不同單位申請,籌辦毒品宣導、戒毒輔導等服務,也上街頭找尋潛在吸毒青年。

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張越華說,本金30多億的禁毒基金,光是利息就能養活數百個NGO,且NGO熟悉社區在地狀況,可以看到政府看不到的問題,政府政策才不致於「一言堂」。

相對香港,台灣的社工輔導缺哪塊資源?滕西華直說:「人力、資源都缺乏,台灣還有太多需要建置的系統。」毒品防制工作要成功,需要根本性的解決毒癮者的生活環境、習慣與經濟問題。這有賴更強力的社會支持網絡,讓社工整合戒毒者需要的戒毒資源。

採訪團隊:劉時均、林秀姿、魏妤庭

影音、視覺設計:許瑋琳

攝 影:陳柏亨、許瑋琳

網頁製作:方泰鈞

監 製:何振忠、林新輝、熊迺祺、董谷音、蔡幸怡

聯合報新媒體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