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羅大佑
浪子解密 羅大佑 收藏心靈的定錨

錢欽青、袁世珮/採訪 袁世珮/撰稿

在石頭的吉他店受訪,比五月天早17年出道的羅大佑,帶來了心愛的3把吉他和幾支錶,充滿時間意義的收藏,再次證明這不情願的浪子,潛意識在尋找定錨。
「我收集吉他、水晶、手錶,可能都是因為我想擁有一個東西,讓漂泊的心有一個定下來的感覺。」事事都有一番道理的羅大佑,這麼解析自己:「吉他是和音樂產生關係,手錶和水晶是和時間產生關係,有定錨的效果。我走走寫寫,慢慢就有了這種習慣。」

電吉他老祖宗 身價能買好幾台車

羅大佑在創作、在演出時,離不開鋼琴和吉他。從8歲偷摸哥哥的吉他開始,就藉由吉他和音樂聯結起來,最多曾擁有40多把,3、4年前簡化為29把,為了搬回台北,又降為15、16把。他的吉他,都不是死火山,都是創作的活泉。

更特別的是,羅大佑像釀製「女兒紅」一般,蒐集與他同齡的吉他。Leo Fender在1954年創作出的「Stratocaster」,正好是羅大佑的出生年,於是他1997年在紐約時,就買了一把1954年的這一把,編號415。

羅大佑在收藏中,找到定錨的效果。記者陳立凱/攝影
羅大佑在創作、在演出時,離不開鋼琴和吉他。記者陳立凱/攝影
羅大佑的吉他是創作的活泉。記者陳立凱/攝影
這把木吉他出現在「鄉愁四韻」MV中。記者陳立凱/攝影

這一把的特色是聲音較清脆、偏中高音,吉他頸較小易按,適合搖滾樂。1997年購入,在他手上也有20年了,問到價錢,羅大佑只說:「蠻貴的,因為增值,一般的車子可以買好幾台。」

另一把是Leo Fender的Telecaster,適合民謠搖滾刷和弦,如巴布狄倫、布魯斯史普林斯汀也都拿這把。一樣有著年分,羅大佑說:「這一把等於是電吉他的老祖宗了。價值不到超跑,但跑車是有的。」

再一把,是Martin的木吉他D45,他在80年代時自香港訂購而來,就用在「之乎者也」專輯中「鄉愁四韻」MV。說著說著,羅大佑抱起吉他,就彈奏哼唱起這首經典,不必看譜,「因為我寫很久啊!真的練出來就會跟你一輩子。」就像3小時的演唱會,他全程不看提詞機。

羅大佑的吉他上,都有歲月的痕跡,「愈用,聲音會愈出來」。雖然家中音樂房是女兒禁地,但他不是把吉他寶貝似地供著,一樣都會使用,只要演出地點不用飛太遠,以免托運損傷。

收藏手錶 「有爸爸的感覺」

羅大佑收集錶,有爸爸的感覺。記者陳立凱/攝影

就像吉他是以聲音留住老樹的生命,羅大佑收集了20多支錶,「我雖然收藏的時間不長、也沒有太貴重的錶,但等於是在收藏時間。」真正算來,大約2013年才開始收藏手錶,和女兒出生有點關係,「突然想到小時候,父親都帶著勞力士,有爸爸的那種感覺。」

另一個原因是,以前嫌手上有東西彈吉他會礙事,千禧年後,潮流改了,音樂人好像手上有裝飾物,才有「台上」的感覺。羅大佑說:「手錶只做一件事,就是告訴你時間,因此在台上反而比較有態度。」

彷彿在說著自己和世代音樂的關係一樣,羅大佑從手錶說起:「不同世代都會嫌棄上一個世代,如果不同世代都能從同樣產品中發掘出新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經典』,在時代裡就有存在的意義,就值得收藏。」

曾是炒房手 從香港買到紐約

一雙彈吉他的手,曾經也熱衷「炒房」。

那時羅大佑移居香港,先住九龍,後來搬到半山,開始對投資房地產有點興趣,就搬到山頂;再搬離的原因是,香港房地產蓋太快,自家前面一直藝,「我的海景就一直被切掉,剩下兩邊各一呎左右,很不服氣,就開始搬了。」

再後來,他跟父親搬回紐約,到長島買了房子、也在曼哈頓12街置產,買買賣賣、來來去去。羅大佑承認,做音樂當然比房地產辛苦、收入也少,但他不喜歡把房子租人,又不可能一直買房地產或只漲不跌,這樣有買有賣,「只有小賺」。

羅大佑的吉他上,都有歲月的痕跡。記者陳立凱/攝影
羅大佑在創作、在演出時,離不開鋼琴和吉他。記者陳立凱/攝影
吉他是以聲音留住老樹的生命。記者陳立凱/攝影
羅大佑收藏錶有留住時間的意義。記者陳立凱/攝影

用藏酒記憶生命的刻度

羅大佑承認,菸是戒了,酒沒戒成,「但我覺得也不是壞事,否則得人生就不值得眷戀。」他只喝葡萄酒、清酒,花雕系列的黃酒、米酒,少碰威士忌和白蘭地,「是人就要吃,吃就要把它變得有品味。清酒配生魚片,是我最喜歡的方式。」

什麼事都能看出道理,羅大佑認為,酒的釀造需要時間,跟手錶的概念是一樣的,「要經過時間發酵、沉澱,好的自然會出來,被人接受。原料都是生命,生命在供養生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品質。」

這麼在意時間的人,要不要為女兒備一醰「女兒紅」?羅大佑笑著搖頭,但自認的確對時間很敏感,一如他的「戀曲1980」、「戀曲1990」,「我大概30歲後,才發現人的一生這麼短,其他的事情記不清楚,但發生的事就是生命的刻度,我都會記下來。」

「編年這件事,應該是我到紐約後開始發生的。」羅大佑說:「因為人會流浪,不管是主動或不得已,在時間刻度上發生不一樣的變化,如果不把這些事情刻下來的話,人會忘記成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家Ⅲ之後

羅大佑偏愛經典的「水鬼」。記者陳立凱/攝影

羅大佑在「家Ⅲ」加入了兒童合唱團,多少預告了未來的計畫,除了繼續寫歌,還想組一個如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這樣級數的兒童合唱團。

在意著自己的軌跡,至於後人怎麼看,羅大佑不去想像,「只要知道以前有一個人這樣寫歌,歌聽起來還不錯、還值得參考一下。歌留下來就好,人能不能被記得,還在其次。」

手上是1961年的勞力士Submariner(俗稱「水鬼」,5512),也是他的出生年1954開始生產,是堅固、好看的錶款。

Omega1954年的產品,相較於同年出品的其他手錶,這支有38mm,玫瑰金讓他覺得男人戴也不顯俗氣。

1952年的Turton6085。這個系列是1953年人類首度登上聖母峰時,勞力士為紐西蘭人Edmund Hillary設計贊助的手錶,能抵得過高山、冰雪的考驗。

水鬼紅標,1974年生產,正是羅大佑寫第一首歌「歌」的那一年,時間意義重大。這支錶更堅固,細看也更精緻。

憤青華髮 羅大佑
漂泊風帆找到家


錢欽青、袁世珮/採訪 袁世珮/撰稿

羅大佑也63歲了。曾經憤怒、曾經飄泊,骨子裡還是戀家的人,終於,歲月贈以華髮、著上柔和色彩之時,也給他安定的錨,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終在空間與時間中覓得安身的「家」。
「我是巨蟹座,這是幸或不幸?」羅大佑說:「巨蟹喜歡待在家裡,但創作人喜歡到處流浪,這是很矛盾的個性。」

那些飄泊的年歲

唱著「台北不是我的家」的羅大佑,有記憶以來,家的座標一直在變。

出生地是台北,3歲半跟著調職的父親搬到宜蘭,最早的記憶自然是那一片好山好水;5歲回到台北,城市的記憶就從開封街開始,抬頭可見的觀音山,成為新專輯中的一首歌;初二下,又跟著南下開業的父親搬到高雄;大學讀中國醫藥學院,在台中。

羅大佑帶著妻女遊日本。圖/種子音樂提供
羅大佑的「家」,具體了。圖/種子音樂提供
羅大佑很保護女兒不曝光。圖/種子音樂提供

那鹿港呢?羅大佑招認,一直到拍MV時才首次造訪,他是從鹿港的報導得到感慨,「寫一個城鄉之間人的距離,講的是人該不該追求文明而失去根源。」後來,彰化頒了榮譽市民給他。

1985年出走到紐約,那時羅大佑31歲,自認「太晚了」;1987年到香港,「有個九七在前面,史上首見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融合在一起,我想會滿有趣的。我去香港,應該還不遲。」不會說廣東話,就從電影配樂開始,直到1996年,赴美和家人一起照顧父親。

羅大佑清楚記得每個移動的年分:「我就這樣來來去去,遷移了滿長的一段時間。」

妻女是溫柔的縛索

羅大佑在1984年發行了「家」,2017年進行到「家Ⅲ」,這風帆終於找到定錨:妻與女。

是2014年回到台北的,理由是「想讓小朋友學國語」及「台灣各方面都很好」。羅大佑說:「定下來了,不會再搬了。」家的形象終於確立了?他說:「我原來是不想結婚、不想有小朋友的,後來因為小朋友,就去申請結婚,突然之間,傳宗接代的責任變成她的,我的責任好像完成了。」

對於家,羅大佑有許多道理。他認為,家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單位,「我是到『家Ⅲ』,才對『家』這個概念比較清楚。到陽明山上看萬家燈火,每個窗子都是家,這些就是人類的故事。

黑色退散,換裝彩色

「女兒,就很好笑啊。」說這句話的大師,滿臉笑容。

「她常問我,把拔你喜歡什麼顏色?喜歡哪個公主?我講不出來。」57歲得女,自然是疼愛入骨:「我們是寵愛,不敢寵壞。夫妻扮黑白臉,我偶爾扮黑臉,父親通常比較不知道女生的小詭計,會被耍。」

這個老爸還忍不住就大道理。一家人飯後吃水果,他的叉子正要插下去,女兒搶先一口吞下,羅大佑就想到自己小時候,再想到人類的求生本能等等...。忙著想大道理而沒有機會教育?羅大佑說:「她才三、四歲!在外面當然要教,在家裡先讓她這種極端自私但又有趣的行為維持一段時間,我們總會把她教的有禮貌、有教養,慢慢來。」

慈愛的「羅把拔」說:「我和太太早上會提前半小時,在她旁邊慢慢敲敲打打撓一撓、跟她說話,希望她一天的開始見到父母是開心的。希望我們的小朋友是happy baby。」

當年那個憤怒的「黑色旋風」就此退位。現在的羅大佑是什麼顏色?「我不知道,可能是暖色系,橙色或紫色,開始變得比較多彩。」補充聲明:「但一定不會是我女兒的那種粉紅色,我還是滿注重個人形象。」

自己是音樂教父級人物,羅大佑不急著培養Gemma:「她以後要做什麼,她自己決定。當爸媽的,只要確認女兒的身體健康、靈魂美好,知道身邊的人都很友善、土地是珍貴的,這樣就好。」

羅大佑的「家」。圖/種子音樂提供
羅大佑的「家」,具體了。圖/種子音樂提供
曾經踽踽而行,羅大佑如今身旁有妻有女。圖/種子音樂提供

黑色退散,換裝彩色

羅大佑,以音樂以一生志業。圖/種子音樂提供
羅大佑的人生,因女兒降臨而有不同。圖/種子音樂提供
63歲羅大佑日前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記者陳瑞源/攝影
63歲羅大佑日前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記者陳瑞源/攝影

羅大佑自己清算,至今在音樂上最大的成就,還是「寫了不少歌」,「到這個年紀還能繼續寫歌,表示我在那麼多嗜好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音樂。把一樣事繼續做到進墳墓,這就是你一輩子從事的事,我們的世界有必要實現這樣的專業度。」

「後人看羅大佑的歌時,就會發現這些歌曲都是跟著世界的腳步、台灣的變化,告訴下一代我們生命的走法,看下一代會不會走得好一點。」

雖然一別13年才出新作,羅大佑其實每年都寫10幾首歌,只是覺得人的狀態和環境不搭,「人的心有一個錨,要定得下來,你的歌詞和樂器是會和你的心在一起的。」他從「美麗島」一直到「縱貫線」,都找不到下錨的點,重心不穩,所以寫不出滿意的歌。

外人喊他一聲「音樂教父」,羅大佑擺擺手:「叫我『音樂職人』、『資深音樂人』也可以,就是把音樂當成一生志業的人。」從8歲開始摸哥哥的吉他,羅大佑最近還在找人學Blues,因為求進步是無止境的。

羅大佑肯定歌壇後輩,但也發現有些歌手紅了之後,會傾向於寫自己嗓子善於表現的部分,因而忽略掉旋律。在他看來,「最好的歌曲創作,應該是即使不唱、沒有伴奏和編曲,甚至在鋼琴上只用一根指頭彈,都會好聽。這樣的音樂比較是我所想要的。」

羅大佑看「草東沒有派對」

「很好啊,很有態度。在歌曲裡表達出態度是不容易的,他們的歌詞也寫得很清楚,我喜歡他們。」羅大佑說,年輕人應該盡量往前人沒有做過的音樂型態來做,「對我來說他們有點龐克。他們的挑戰是第二張唱片有什麼樣的元素。」

當「草東」順利揚威今年的金曲獎時,羅大佑提醒:「大家知道五月天是什麼型態,而草東或其他樂團能不能像五月天這樣,變成20年的團、或走出更寬廣的音樂型態,真的就要看第二張唱片。要把第一張唱片的點和第二張唱片拉出一條線,人們才知道你要往哪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