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家不說中文

看移民家庭的多語學習

在中小學裡,1/9的機率會碰到新移民子女,
但台灣準備好成為一個友善的「多語國家」了嗎?

LINE分享給朋友

據教育部統計,現今台灣平均9位國中小學生,就有1位是新移民子女。孩子的移民家長來自世界各國,尤其以東南亞最多,在語言學習也有很不一樣的經驗。母親來自泰國的張辰嘉,小時候常聽媽媽說各種泰國料理名稱。而雙親為緬甸華僑的杜佩儒,家中從小就說緬甸語溝通。他們都因家庭的多元背景,而有多種語言的能力。

移民讓台灣的語言環境更多元,他們家中多語學習的經驗也帶給台灣語言教育的一些反思。但社會眼中的「多語能力」是否已經跳脫出英語中心的思維?讓我們一起從移民二代的經驗,瞭解「多語習得」的過程,重新定義語言學習的本質,檢視台灣的「多語環境」!


多聽常說
移民二代從日常學語言

就讀輔大會計系的杜佩儒雙親是移民來台的緬甸華僑,多數親人都在緬甸。「爸媽希望我回緬甸跟親戚相處可以很自在,不會因語言隔閡被孤立。」每年都回緬甸久居一、兩個月的佩儒,道出父母堅持她從小學緬甸話的原因。

緬甸話從小學起 多語切換無障礙
儘管父母在外也使用中文,但從佩儒出生以來,家中都講緬甸話。耳濡目染的環境,她緬甸話從「聽、說」學起,「小時候爸媽會買緬甸文故事書帶我讀;回緬甸時,也請家教來教我寫字;現在還會要我唸臉書上的緬甸貼文給他們聽。」

「真正接觸中文是上幼稚園,不過很快適應了,切換語言沒有困難」。熟悉緬甸話,並不影響她的中文能力,「六歲以前是學語言的黃金期,不管輸入幾個語言,小朋友都能像海綿一樣吸收。」

緬甸文也讓杜佩儒學英文和泰文更容易,「緬甸話有很多詞彙翻自英文,泰語的語法結構則跟緬甸話類似。」找出不同語言的共通點非常有趣。她認為,學語言最重要的是培養「語感」,先用「聽的」熟悉這個語言的感覺、語調與邏輯。

讓語言有用 自己打造多語環境
談起有次帶台灣志工去緬甸偏鄉服務的經歷,她很慶幸自己會說緬甸話,「當地人不會英文,我就成了和當地人溝通的唯一對口。」除了志工服務,她還想藉由自己的多語能力,成為台灣和緬甸之間的橋樑,「希望能將台灣傳遞到緬甸,同時也讓國際對台灣更認同。」
沒有多語環境的家庭,怎麼辦?「台灣有很多東南亞餐廳,只要願意開口,試著用那個國家的語言點菜。之前曾有老闆聽我說泰文,還多加菜呢!」杜佩儒笑著說,多語環境可以由自己創造,只要你願意。
24歲的張辰嘉,靦腆地描述媽媽聽到他用泰語訴說思念的高興模樣。母親來自泰國,總是聽她用泰語說著那些拿手菜名,「我的泰語能力就是建立在這些日常生活。」辰嘉說,媽媽從不強迫他學泰語,而是用另一種溫柔的方式,讓泰語成為他生活的一部份。

生活 是學語言最好的場域
雖然辰嘉的父親對家裡的語言使用,抱著開放的態度,「但是媽媽覺得,爸爸在的時候講台語比較好,尊重爸爸。」他表示,他和母親單獨相處時,才會交雜使用泰語,「但媽媽還是希望我會泰語,常跟我一起看泰國電影,或帶我回外婆家。雖然不是每天霹哩啪啦講,但基本的,我也都掌握了。」

辰嘉分享刺激小朋友多語學習的經驗,「直接帶去移民家長的母國最快。」他和泰國的家人聊天,逐漸瞭解語意,「一開始聽不懂,他們會用簡單的泰語再說一遍。」兒時陪媽媽回泰國的快樂記憶,也讓他對泰語特別有感情。
「希望自己的泰語能力可以比較完整。」張辰嘉大學時,開始積極地學泰語,因為泰國不只是他認同的地方,也希望泰語是第二專長。除了在家中練就的「聽說」能力,「讀寫」更是精進目標,開始正規的泰語課學習,「現在學完拼音,下一步準備讀文章,因為從小講泰語,我省略了『學文法』這件事。」


語言學習新選擇
跳脫框架的多語咖啡

走出家庭,移民子女可以在哪裡說「在台灣並不強勢的語言」?想學習東南亞語言的台灣人,又可以去哪裡?位於南勢角的東南亞書店「燦爛時光」,提供一個不同於補習班的「多語環境」。

多語咖啡 讓沒有基礎的人試水溫
燦爛時光負責人張正說,他們舉辦「多語咖啡」,讓這些語言有一個使用、分享文化的地方,也讓有基礎的學習者有機會精進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沒有語言基礎的人也可以參加,先感受你跟這個語言有沒有緣份。」

「學習這件事應該是軟性、潛移默化式的,『多語咖啡』是浸泡式學習的嘗試。」張正提到,這類多語環境最重要的是引發大家的興趣,透過語言接觸不同文化,認識說這個語言的人。

我們希望在台灣,每一種語言都不要是霸權。

─張正


張正笑稱,在燦爛時光的多語咖啡,日語是邊緣語言,會中文則是沒有資格當桌長。他期待多語環境讓說不同語言的人彼此理解。當大家有機會接觸語言、認識文化後,自然也會對周遭的移民或移工朋友比較友善,這也是建立友善多語環境的一環。
跳脫課堂 語言不該是學科教育
多語咖啡創辦人謝智翔表示,這個活動提供擬真的自然環境,「沒有老師和學生之分,彼此的互動透過語言自由發揮。」

自然習得的核心是創造,而非記憶背誦。

─謝智翔


身為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的創辦人,謝智翔相信環境影響語言學習,懂25種語言的他,經歷多次「語言習得」的過程。「學語言要做的,不是學科式教育,給予自然的多語環境,孩子會自然學習。」他提醒多數家長,「不必擔心家庭或學校使用語言不同,會給孩子負擔。」

同時,大人若能放下傳統的學習觀念,以「習得」的方式學習,語言學習表現不比小朋友差。「聽到不熟悉的語言,先別去想文法或發音位置,用唱歌的方式把它唱出來!」當沒有制式學習的包袱,建立在「溝通需求」上的語言習得,反而更容易成功。

從聽與說開始 解放語言學習的標準
「語言的核心是會聽、會說,『讀寫』比較偏『教育』」,謝智翔認為多語學習不追求「聽說讀寫」樣樣精通。台灣社會應該鬆綁對語言學習的標準,不一定要一開始就放入「讀寫」訓練,「想學的時候再學就好了!多數人只要受過一次讀寫的認知教育,要接觸其他語言的文字其實很容易。」


從小就多語並進
讓學語言更自然

來自越南的阮舒婷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老大即將升小學二年級,一歲多的老二正值牙牙學語的年紀。跟許多新移民媽媽一樣,她曾擔憂若都用越語跟孩子講話,上學後會有語言混淆的情形。

「後來聽朋友分享,才發現根本不用擔心孩子混淆,反而每個語言自然地就學會了。」現在阮舒婷對二兒子嘗試「全越語」教育,再加上先生家慣用台語,這個環境「用什麼話,孩子都聽得懂。」

兄弟共學是最好的同儕刺激
上幼稚園後,大兒子在中文越說越標準的同時,難免忘記說越語。但其實他兩、三歲時越語很流利,還會唱越南兒歌。現在看見年紀尚小就會聽越語的弟弟,激起大兒子積極學習的動機,常主動問舒婷:「媽媽,那個的越語怎麼說?」
讓孩子自然學習 多語不是負擔
面對許多移民家長擔憂多語造成孩子的負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班的林文韵教授指出:「雙語的孩子發展時,會兩個語言一起用,有時會有『語言借用』的情形,但這都自然形成,不必擔心,也不必禁止。」林文韵更鼓勵大家視新移民為珍貴的語言資源,讓台灣語言環境更多元。

長期關心新移民家庭的嘉義大學幼教系教授葉郁菁表示,「同時學兩種語言,並不會讓孩子的中文能力變差。那些參與越南語課程的孩子,在學校的中文表現反而更好。」語言學習其實是互通的,一個語言的學習經驗,其實有利於其他語言的學習。


讓招牌多語
友善環境從生活做起

以前滿排斥在台灣講泰語的,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會覺得有點怪。

─張辰嘉


張辰嘉的感受,反映部分台灣社會看待東南亞語言的態度。社會大眾仍不習慣生活中出現「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在公共場所聽到異國語言、不熟的口音,總會習慣性地「多瞧一眼」。縱使不是惡意,這樣的眼光也造成語言自由使用的困難。

改變心態 讓生活不只中英標語
若我們期許台灣是個多元社會,友善的多語環境是必須的。何謂友善的多語環境?謝智翔認為,「『到處看到那些語言』很重要,像中壢火車站附近有泰文、印尼文標語,可以提醒大家這些語言存在我們身邊。」就像在路上的英文標語一樣,社會應該要正面承認這些語言的價值,將它們的存在視為日常的事。

多語環境也可以促使人們用「溝通導向」的方式接觸不同語言,對自己不會的語言,也不再感到隔閡,取而代之的是探索新東西的好奇心。

中研院民族所的研究員馮涵棣提醒,「很多移民或他們的子女不是沒有信心說,只是他們體貼大家聽不懂。」社會氛圍影響他們「開不開口」。台灣人應該要有寬大的心胸,接受各種語言在自己的生活。
家庭生活製造多語學習的動機
談到刺激孩子多語學習,主持過新移民母語教學計畫的葉郁菁經驗老道。「語言學習要有動機。」她點出,回移民家長的母國或和母國家人通話聯繫,「孩子會想知道大家在聊什麼。」

唱歌、玩遊戲更能誘發孩子對語言的興趣,看繪本、讀故事,也是家庭中較容易做到的。葉郁菁曾開發十多本母語教材繪本,「讓越南媽媽可以一邊跟孩子玩遊戲,一邊教越語,成效非常好。」儘管效果顯著,這套教材卻因出版商認為市場太小,而苦無出版機會。
學校參與 鼓勵移民家長分享語言文化
雖然落實語言習得的主要場域是家庭,但林文韵也提出一些學校、老師可以支持多元文化和多語的做法。「由學校方面釋出善意,鼓勵新移民家長分享他們的語言、文化與故事,不只有助孩子們學習語言或接觸多元文化,也能提升部分新移民媽媽的處境。」林文韵在與丹鳳國小合作的過程看見這個可能。

林文韵特別指出,「許多在國外成長的小朋友,回來台灣就學都被降級。」這樣的制度不但忽略了孩子的認知發展,也低估了孩子適應語言的能力。林文韵呼籲政府、學校,應重新省思與調整這樣的做法。

多語學習應該放在整個社會,而非只強調移民家庭。

─馮涵棣


馮涵棣則提出了另一個面向,強調多語學習最重要的價值,是藉由接觸不同語言,尊重、同理不同的文化與族群。社會大眾也應該放下「口音」的執著,對各種語言的解放,才能造就真正共融多元的台灣。

採訪/邱庭筠
攝影/劉宜峰
製作/魏妤庭、邱庭筠、劉宜峰、徐士雅
主圖/123rf 提供
LINE分享給朋友